2023年邯郸经济呈现“稳、优、进、好、新”特点 提质增绿,新兴领域增势良好 2023年,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382.2亿元,同比增长5.7%;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6%;固定资产投资同
2023年邯郸经济呈现“稳、优、进、好、新”特点
提质增绿,新兴领域增势良好
2023年,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382.2亿元,同比增长5.7%;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6%;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.6%……1月22日,邯郸市统计局发布2023年邯郸经济运行成绩单。邯郸市统计局副局长桂喜民表示,2023年,该市经济持续恢复、总体回升向好,呈现“稳、优、进、好、新”的特点。
主要指标稳步增长,产业结构持续优化
“‘稳’体现在主要指标稳步增长,‘优’则表现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。”桂喜民介绍,2023年,邯郸生产形势稳步向好,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。
农业生产形势稳定。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0.3亿元,同比增长2.8%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,总产量544.5万吨,同比增长0.3%。经济作物稳中有升,蔬菜及食用菌、油料、中草药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%、0.8%、26.8%。畜禽养殖平稳增长,猪肉、牛肉、羊肉、禽肉和禽蛋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.1%、2.3%、1.9%、5.7%和1.5%。
工业生产运行平稳。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6%。三大门类全面增长,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.7%,制造业增长7.7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.9%。主导行业稳步增长,炼焦行业、食品工业、装备制造业、钢铁行业、煤炭行业增加值,同比分别增长38.3%、9.6%、6.1%、4.7%、3%。
服务业加快恢复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%,住宿和餐饮业、批发和零售业、金融业增加值,同比分别增长12.5%、6.9%、8%。2023年前11个月,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%。
产业结构持续优化。全市三次产业比重由2022年的10.3∶42.9∶46.8调整为2023年的10.3∶41.2∶48.5,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.7个百分点。
项目投资稳中有进,发展效益持续提升
“2023年我们组织开展了系列促消费活动,有力激发了消费活力。”1月22日,邯郸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处长齐东锋说,2023年该市利用“幸福邯郸欢乐购”促消费平台,开展“喜迎新春,惠购邯城”“五一乐购,惠享邯郸”“端午惠购,乐享邯郸”“中秋国庆,乐购双节”等系列促消费活动,投入资金1.4亿元,直接拉动消费超29亿元。
“项目投资整体平稳,外资规模继续扩大,消费市场恢复较快,去年全市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巩固,发展效益持续提升,呈现‘进’‘好’的特点。”桂喜民说。
项目投资稳中有进。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.6%,增速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3.6和0.3个百分点。三产投资贡献突出,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.8%,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3.2个百分点;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2.7%,比重高于上年1.8个百分点。
外资规模继续扩大。实际使用外资完成1.71亿美元,同比增长28.8%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消费市场恢复较快。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2.2亿元,同比增长8.5%。基本生活类消费平稳增长,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、日用品类、中西药品类、粮油食品类零售额,同比分别增长18.7%、12.8%、11.7%、0.4%。服务型消费增长较快,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单位营业额同比增长36.3%。
2023年,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.1%。2023年前11个月,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9.1亿元,同比增长32.5%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调旧育新并举,加快动能转换
1月16日,邯郸百万吨绿色甲醇制备示范区项目成功签约。根据协议,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、招商局太平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3家企业将在邯郸合力建设绿色甲醇制备项目,带动甲醇加注、输配、存储、贸易体系建设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应用。
“项目投资规模大、产业链条长、带动能力强、经济和生态效益突出。”邯郸市市长樊成华说,本次签约项目与前期落地的运达零碳高端装备产业园、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重大项目相衔接,建成投用后,该市将形成覆盖“风机—绿电—甲醇—甲醇商用车”、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链,助力全市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、交通运输结构优化。
作为老工业基地、资源型城市,邯郸产业结构偏重,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。2023年,该市坚持调旧育新并举,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工业发展提质增绿。绿色转型扎实推进,规上工业综合能耗比2022年下降2.2%,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下降1.1个百分点。
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好。2023年,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6%,快于规上工业2个百分点。新兴领域增势良好,环保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生物等领域增加值,同比增长63.8%、18.9%、9.1%、6.6%、5.8%。
工业投资提质增效,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.3%,快于工业投资2.5个百分点;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80.1%,比2022年提高1.9个百分点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,增速达56.6%,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9.8%。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较快,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.5%。
新销售模式加快成长。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2.7%,明显高于消费市场总体增速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